講到電腦硬體,RAM 絕對是大家最常聽到的零件之一。它的全名是「隨機存取記憶體」(Random-Access Memory),是電腦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。
它的特色是可以高速、隨機地讀寫任何位置的資料,主要功能就是做為 CPU 和硬碟之間的「高速公路」,用來暫存 CPU 正在處理的資料和程式碼。
簡單來說,電腦在跑的時候,CPU 會把要運算的資料先丟到 RAM 裡進行高速處理,算完之後再把結果送出去。同樣地,我們安裝在硬碟或 SSD 裡的軟體、遊戲,也得先載入到 RAM 裡面才能順利「跑」起來。
所以,回到我們的大哉問:電腦沒裝記憶體,真的能開機嗎?
答案很簡單:不行。
原因很單純,因為電腦連開機的第一關「POST」都過不了。
當我們按下電源鈕,電腦並不會馬上衝進 Windows 桌面。首先,主機板上的韌體(Firmware,通常就是指 BIOS 或 UEFI)會先被喚醒,並執行一個叫做「開機自我檢測」(Power-On Self-Test, POST)的程序。這個過程會快速檢查所有關鍵硬體,像是 CPU、記憶體、硬碟、顯示卡等等,確保它們都已準備就緒。只要有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,開機程序就會立刻中斷。
所以囉,如果電腦裡沒插記憶體,主機板在 POST 階段就會立刻發現,然後用「嗶嗶聲」或主機板上的除錯燈號(Debug LED)來跟你抗議,基本上就是在跟你說:「喂!我找不到記憶體啦!」。想當然,電腦最後就是開不了機,連進到 Windows 畫面的機會都沒有。

不過,凡事總有例外。有些特殊的「嵌入式系統」(Embedded Systems),確實可以在沒有額外安裝 RAM 的情況下運作。這是因為它們的 CPU 或微控制器(Microcontroller)晶片本身就內建了足夠的記憶體(On-chip Memory),足以運行一些很迷你的作業系統。但這跟我們一般人用的桌機或筆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所以,「個人電腦沒有記憶體就無法開機」這個結論,基本上是完全正確的。
如果記憶體(RAM)容量不足,會發生什麼事?
光是「有」記憶體還不夠,「容量夠不夠」才是關鍵。如果你的 RAM 容量太小,很多作業系統、應用程式,尤其是大型遊戲,根本就跑不動或跑不順。一般來說,當你的電腦記憶體不足時,大概會碰到下面這些慘況:
- 軟體或遊戲無預警閃退,直接把你踢回桌面,讓你欲哭無淚。
- 電腦跑起來超級慢、頓到不行,三不五時整個畫面卡住(當機),甚至直接跳出藍白當機畫面(BSOD)給你看。
- 操作延遲(Lag)超有感。例如,打字後要等個一、兩秒,字才慢吞吞地出現,讓人等到火氣都上來。
那問題來了,我要怎麼知道自己的 RAM 到底夠不夠用?在下判斷之前,你得先搞懂兩件事:
- 你的日常使用情境,到底需要多少 RAM?
- 你的電腦現在到底裝了多少 RAM?